如意
ㄖㄨˊㄧˋ
rú yì
解釋
1.稱心、符合心中的意願。例稱心如意、萬事如意、吉祥如意
2.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做人手指爪形,有長柄,可如人心意搔背部的癢,故稱為「如意」。後世演變成一種象徵吉祥的陳設品,以金、玉等刻製,頂端多作靈芝形或雲形,長柄微曲,可供賞玩。例古代的王公貴族經常把玩如意,將它當成玩賞品。 △不求人、搔背爬
相似詞
順心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稱心、符合心中的意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觀君豐格,功名不患無緣,但必須待尊閫天年之後,便得如意。」
2.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長柄,可如人心意,搔背部的癢,故稱為「如意」。後世演變成一種象徵吉祥的陳設品,以金、玉等精緻質料刻製,頂端多作靈芝形或雲形,長柄微曲,可供賞玩。《聊齋志異.卷一○.葛巾》:「而室內並無昋奩,床頭有水精如意,上結紫巾,芳潔可愛。」《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來賈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也稱為「不求人」、「搔背爬」。
3.唐武后的年號(西元692)。
相似詞
快意
稱心
順心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如意,別名“握君”,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爪仗”(即俗稱的「不求人」、“癢癢撓”). 如意大致可分為三種,直柄式如意,造型線條簡單,是為天官如意. 頂端造型形似靈芝的,即為靈芝如意. 而以玉器、翡翠、珊瑚、瑪瑙、碧璽、象牙等名貴寶石,鑲嵌在珍貴的紫檀紅木,或者銅鎏金上的,則稱為三鑲式如意. 一柄經典的如意,由細長的手柄和雲紋頭部組成. 早在中國東周年間,便已有如意的雛形.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孫權曾發掘出秦始皇使用過的一柄白玉如意. 佛教於漢朝時傳入中國後,“爪仗”((梵語名爲阿那律)作爲佛教徒隨身裝備之一,在中國流行開來,許多佛像都手持如意,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唐朝以後,如意的使用功能逐漸消失,裝飾功能增強,成爲工藝品. * 故宮如意...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不如意
如
稱心如意
不如意恆七八
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如意郎君
如意算盤
打如意算盤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吉祥如意
趁心如意
遂心如意
萬事如意
意
列印
複製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