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月4日
一、金融的本质
1、金融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来讲,金融是指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等往来的经济活动。英文呢,管它叫FINANCE,或者叫 FINAUNCE。它实际上是对资金的流通过程实施的一种干预或者管理,这里边的一些重要的逻辑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广义是这样的。通常我们又会把它说成是货币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 2、金融的五个构成要素 金融构成的要素大约是五个方向。
第一个是货币,所谓的金融研究的对象,是货币,或者叫资本。
第二个是它的方式,其实金融的方式是以借贷为主的,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金融的产生因为是结算的需要,贸易结算的需要,交易的过程结算的需要,所以它主要表达为一种借贷的方式。
第三个是金融机构,通常是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四个是金融场所,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就是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证券,债权)、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如利率期货、掉期交易、期货、期权),等等。 第五个要素就是金融制度和金融调控机制。这个实际上是一种金融的最高端的部分,也是宏观的部分,也是今天我们要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它是一个国家对金融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其实应该是国家和社会对金融进行监管的一个重要的构成,或者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其实金融的构成非常复杂,说上去好像很简单,其实非常的复杂,而且,在整个漫长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与之相伴随而形成的理论就非常多了。 3、金融的哲学定义 我们的课程与其它的课程不太一样,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不是简单的在进行学理研究。我们的课程就是讲完了就要用,讲完了就要上市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它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对概念的理解,不执着于一般的学理性的概念。所以我们今天要给金融做一些重新的定义,是我个人的总结。对金融做一些重新的定义,这些重新的定义,对大家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带动,或者启发。 那么什么是金融呢?从哲学意义上来讲,金融是对价值进行时间、空间管控的一门技艺。重复:从哲学层面上来讲,金融是对价值进行时间、空间管控的一门技艺,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因为它是技术,所以它不完全是一个理论过程,技术是需要在实战中锤炼的。因为它是一门艺术,所以你必须出神入化。 为什么不让大家看电视,上互联网,或者是在手机上去过多的看分析师的分析,或者是经济学家的判断?是因为他们讲的大多数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他们并不掌握金融技术,也根本达不到金融艺术的水平,因为到了技术层面,他才有实战的价值。也就是说,忘记了理论直接在灶台上能炒出那个佳肴来,那才是大厨,而在课堂上讲菜谱的那不是大厨。 当金融变成一门艺术的时候,实际上有很多人已经炉火纯青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金融奇才,他们对金融的理解已经入木三分,对所有的金融技术掌握也是炉火纯青,所以,他们就比较容易获得财富和处理财富。这个行业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真懂的是不会说的,因为一个是他不需要去说了,就是有足够的财富需要使用,他不会去说了;另外一个,这真的是一些秘密。越复杂的东西其实道理越简单,因为看上去简单,其实做起来非常难。因为,这里边有很多很多东西,包括了心理层面的一些问题,也包括了面对现实不断变化时候的一些反应,心理的、生理的和面对千变万化现实的一种调适和反应,有的时候,甚至里边是非理性的。金融里面很多部分是非理性的,就是不讲理的,他是一种本能和直觉,他是一种手感,所以,我从哲学上给金融一个基本的定义。
4、金融定义的宏观层面 从哲学层面上来讲,金融是对价值进行时间、空间管控的一门技艺。那么从宏观上来看呢,金融是财政的延伸和工具。这件事情大家一定要记住,金融是财政的延伸和工具。金融本身如果和财政剥离了,就回到了原始状态。为什么金融是财政的延伸和工具呢?因为国家对金融具有强制性的管理能力。 研究金融第一个要触碰的就是货币,货币发行,特别是当代的货币发行,当代的法币发行,它作为法币本身就是国债的记账符号,所以金融和财政是一个货币的阴阳两面,是一体两面。它实际上是财政的延伸,同时,金融也必然成为财政的工具。为什么?因为财政的来源主要的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大的方面是税收;另外一个大的方面就是政府融资,所以它极(为重要)。 政府在市场上的融资,成为一个国家金融活动的最主要的金融活动。所以它对金融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所以金融也作为财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而存在。讲一点历史,美元的建立,就是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新建立的美国政府需要政府运作的资金,他要融资,所以,他发行的国债,国债需要有人来承销。 国债需要有承销机构,那么这个承销机构呢就由一些在美国本土,其实是比较弱的一些金融机构,比如卖棉花的、卖布匹的、贩卖粮食的一些机构,给这些机构做融资的(金融机构),然后他们成立了一个机构,就是后来的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局。就是美联储来承销美国国债,然后把这个承销的美国国债作为一种记账符号在市场流通,形成了绿钞,那就是美元。只要记住这句话就行了,金融是财政的延伸和财政的工具,这句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好的政府,一个好的朝代,一个伟大的国家,通常是有严格的财政纪律,它的财政纪律主要表达为财政与金融的分割。如果财政在财政纪律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财政就会过度依赖金融,依赖债务而不是税收,这个时候,国家就会陷入到一种比较危险的状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一个国家的债务的比例。(注:债务与GDP的比例;财政赤字率。) 财政金融化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过程,财政金融化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好的过程,就是当一国的税收体系出现了问题,它就开始转而依赖金融。当一国的一个政府的财政主要是靠金融来支撑的时候,大体上它离政府垮台也就不远了。当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国民政府就是因为财政金融化而彻底失败的,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将军无能,主要是财政金融化。 我们在判断这个宏观层面的问题的时候,我刚才说的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金融是财政的延伸和工具。但这个不恰当的延伸,不恰当的使用这个工具会带来反效果。请大家记住一句话,金融从来都是双刃剑,一利必有一害。在特定的时期使用特定的金融政策是可以的,它有时间的正当性或者空间的正当性,但一旦成为常态,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出问题了。 当一个国家遭遇到战争、自然灾害、遭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需要进行财政金融化的时候,这样做是可以的,比如说增加一些国债,比如说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它是可以的。但如果食髓知味,将这个当成一个国家的发展策略。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而且如果一旦把它变成一种审美,甚至集体审美,这个国家就非常非常危险了。事实上,现在全球都面临同一个问题。 财政金融化是全世界同时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性质是非常恶劣的。其中我们看到美国的国债突破了立法的上线,就是它突破的GDP的约束,同时很多国家,例如日本的国债那就更夸张了。其实整个欧洲的债务也非常之高,杠杆非常之高。其中南欧国家的情况非常非常的严峻。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建国以来一直是硬约束或者是严格约束的。但是最近这十年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的性质也很严重。
宏观层面我们今天不展开。因为下一堂课我们会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讨论对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程度是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的货币的稳定程度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同时它也是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未来的通货膨胀走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提供分析的方法和分析的工具。今天是第一堂课。我们先把概貌拉出来给大家一个笼统的印象,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要通过几堂课来讲,今天就不展开它。 5、金融定义的微观层面 在金融定义的宏观层面我们简单做介绍,那么微观层面是一个什么状况呢?金融的微观层面实际上是机构和个人的一种资本融通和套利的游戏或者是套利的过程。在资本融通里边主要是为产业提供资本,产业资本的融通,套利的过程主要是金融资本的一种游戏。微观层面其实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总体上来看,现在的情况是比较糟糕的,是全球都比较糟。原因是金融资本过于膨胀了。 金融资本的膨胀是以产业资本的收缩为代价。通常我写文章里会说金融资本在蚕食产业资本,在特定的时候是金融资本在吞食产业资本,这件事情这两年在中国就非常非常的严峻。中国的金融资本突然壮大起来,并且它不是蚕食,它在迅速的吞食中国的产业资本,以至于中国的产业资本迅速萎缩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这种情况至今未得到遏制,而且在反复的强化。 当金融资本套利的幅度远远超过产业资本盈利的水平时候,产业资本自然会退出实体经济演变成金融资本。当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产业资本通通退出形成金融资本的时候,这个国家离动乱就不远了。罗湖桥那边(注:指香港,深圳罗湖口岸的罗湖桥。)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微观层面的金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金融资本几乎全部吞食了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做大,做大到什么程度呢,从金融资本专政走向了资本暴政。
我在讲课的时候讨论过我跟台湾的经济学家马凯先生在潮州的那段对话,就是我问他为什么在台湾解禁之前,就是民主化之前台湾经济高速发展,都民主了,台湾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甚至一直是低速增长。由占中国经济的50%降到现在不足4%,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我问他为什么,民主和经济发展或者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 马凯先生显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解释了诸多的原因,比如说人均GDP到一万美金会怎样怎样。解释了一大堆的原因。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答案,就是我不认为台湾或中国香港比中国大陆更民主,因为真正的民主不表达为一张选票。真正的民主表达为税收,表达为议税能力,而税收和议税能力里边包含了政府或社会对资本的管控能力。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当一个国家的社会,没有能力对资本进行管控的时候,资本必然变成金融资本,一般性的产业资本必然走向金融资本。而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现代的选票民主只能是让金融资本实施专政或者是暴政。我管台湾现在的状况叫做资本专政,他们肯定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也不是资产阶级专政,他们是资本专政。资本专政的结果就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化,然后退出实体,经济开始陷入萧条衰退。 香港的情况比台湾严重得多,所以香港呐,它连专政都过了,它是一种资本暴政。无论是政府,无论是社会,完全无法约束他们,他们是暴政,近乎打劫。我昨天在路上跟司机聊天,司机小哥是个香港的朋友,讨论了供楼的问题,30年供楼,如果30年供楼,你只是用你的收入的10%、15%、20%,最多30%,也算供吧,如果你是用70%供,那是卖身为奴啊!那是卖身为奴! 如果一个人大半生,可能是三分之一的生命,或者大半生,是你最好的时期,你要用来做这样的事情,将自己的自由全部交付了,这不是你个人有问题,是这个制度上安排上出了问题。而且所谓的按揭,是预支了你的未来的收入,是提前预支了你未来的收入,而那个收取你这个收入的人,是提前征收了你未来30年的劳动啊!太残忍了,所以这件事情,在金融的微观层面我们不得不进行道德的追问。 在金融的微观的层面,实际上是存在看一种国家与国家、国家与机构、国家与个人,机构与国家、机构与机构、机构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机构、个人与个人的一种博弈。是博弈,在金融这个含义里面,我们把金融市场完全可以理解为金融战场,揭开斯文的博弈,其实是一种生死的搏杀。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贸易战,哪有什么科技战,终极一战就是金融战,就是金融战。 什么霸权?终极的霸权就是金融霸权。我们看到,现在美国如此的猖狂,近乎疯狂,它敢于挑战全世界,既挑战它的竞争对手,挑战它的所谓的敌人,也挑战它的盟友,甚至是最亲密的盟友也挑战,原因在它手里的金融霸权。因为金融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讲了,金融是对价值进行时间、空间管控的一门技艺,它有这个能力进行管控,跨时间、跨空间的管控。美元跨时间、跨空间的管控,你在它管控之内,它可以收拾你。 当我给出一个新的金融的定义的时候,或者给出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可能稍微有点震撼。但是我们这个给出的东西不完全是基于学理上的严谨性,而是基于现实的实用性或者残酷性,给出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今天我们讲的第一个部分是,什么叫金融,这一块就先说这么多吧。 6、金融的三个基础概念 金融里面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里边一些概念对大家来讲非常重要。我们在金融里边,讨论金融里边首先要认识的那个内容或者叫概念,就是货币。因为不了解货币就没法讨论金融,货币呐,有实物货币,有各种各样的法币,其实还有一些代币。货币这个事情呢,我就不展开讲了,因为你们买本书自己看,因为展开讲这个事情,它不是不重要,就是这个事情,它是有共识的。它不像金融的概念,我们提出的和别人的不一样,我讲一下子。货币的这个概念是有约定俗成的、共识的,所以,我不在这里边浪费时间。
货币熟悉了,那么第二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债务。债,跟债相关联的所有的东西,债务、债券等等。债,是我们必须要熟悉的东西。今天持会我们讲LPR,其实就是个懂的问题。对债这个概念呢,要搞的非常清楚,懂这个概念呢,无论它的定义,它的分类,它的种类,它的各个方面的事情,我也不说了。对了,在这儿提醒大家,大家是不是方便的时候去买一本书,把这些东西捋捋清楚。买一本书,有空看一下。在金融里面,涉及到的第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信用。信用这两个字,它和钱和债不一样。 信用这个概念,它是作为债的一个基础的。信用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信用更哲学了,它是一种看法。今后的个人信用就不再简单的是一种看法,它是大数据给出的一种算法,就是你有没有信用在大数据里边已经说了算了,它给出一个算法。但是信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说信用重要不是这个词重要,而是这个概念,对每一个人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大部分的人,特别是个人,今天在听课的这些朋友们,大部分的人是不大善于使用信用的,不是没有信用,是有信用,但不会使用信用。 在特定的状况下,比如说在一个实质负利率,在一个表面通胀不严重,而实质通货膨胀非常严重的特殊的时期,使用个人信用,通过杠杆来获取财富,是一个正常的、正当的、合法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合理的金融行为。这是金融技艺,或者是金融技术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我不反对大家赚钱,当然不应该去赚一些不属于你的钱,但在特殊时期赚一些钱,用这些钱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不好吗? 信用是大家必须熟悉的。希望大家熟悉货币、国债、信用,就是咱们的基础性概念。剩下的属于产品类别的一些重要东西,也要熟悉,比如说股票,比如说其他的一些东西,也要熟悉。但重点你要热悉这三样东西。股票等其他的内容,因为金融的产品太多了,所以我们在讲到金融的第二部分,就是微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们会对重要的产品,每堂课介绍了一个,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金融产品。
普通的老而姓不可能有财务顾问,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像样的机构为你进行财富管理,可能你也没有什么财富好管理,那么只好我们通过这个课堂来完成这个工作。我们在金融学里通讨论今天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资产负债关系的时候会对比一下财富管理问题,这个可能也是我们这个课程或者这个平台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所在吧。这个部分我也就说这么多。最后,我想说一下四重博弈。 8、四重博弈 哪四重博弈呢?因为,金融实际上是:国际、国家、机构和个人的四重博弈。再说一遍:是国际、国家、机构、个人的四重博弈。它既是国家和国家间,国家与机构,国家与个人;又是机构与国际,机构与国家,机构与个人,个人与这上述三重的博弈。因为我们中国,已经融入世界。中国人呢,是面对一个全球化这样一个格局的一个生存状况。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的状态。要有宏大的空间视野,比较长远的时间的视野。 其实,当面对这样一个选择的时候,其实个人的空间变得大了,我们可以进行跨国选择(跨国资产配置)。我们可以对某些经济政策,采取当它有利于的时候,利用一些政策,或者是不轶犯(注:轶犯,侵犯。犯,落入。“落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老残游记》)一些政策。比如像LPR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跟机构做一个怎样的关联?有些我们可能成为他的股东,有些我们会去远离。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就是已经发生了嘛。因为我们在一个特定的平台上,成为了朋友。四重博弈非常非常重要。 鉴于今天的时间呢,这个问题我们也就放在后边讲。今天我们的金融的开篇,第一堂课就讲这么多,留点时间给LPR和伊朗。